李立明领衔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系统总结中国抗疫策略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21-12-13
12月2日,由《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倡议、中国专家主导🤜、国际专家参与的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正式线上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高度赞扬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绩,为人类继续抗击新冠疫情以及未来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提出了中国策略。
本专辑共包括1篇编者按和10篇分析性文章。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和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流行病学讲席教授唐金陵领衔这组文章,由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十家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和撰写。
《英国医学杂志》“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封面
发布会现场
在12月4日召开的南京专辑发布会上,李立明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机构敲响了警钟🏄🏿♀️,也给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机遇,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共卫生课🖕🏿。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对疾病传播规律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一系列非常具有我国特色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也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希望这个专辑能与全球同行分享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为在全球范围内阻断疫情,为应对下一次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贡献杏耀中国学者的智慧和经验。
《英国医学杂志》执行主编Kamran Abbasi博士介绍:“由国际知名专家为《英国医学杂志》撰写的特别专辑,重点关注在科学和临床方面最有希望和影响的领域,最终目的是帮助改善全球人民的健康👎🏿。”
唐金陵教授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传染性疾病上的巨大威力。在核酸检测和现代通讯的帮助下🤘🏿,仅仅依靠公共卫生措施🙍♀️,就完全可以在原地彻底消除一个像新冠肺炎这样高度传染的疾病。杏耀国家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果断、严厉的防控策略,现在来看杏耀最初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正确的,而且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产。
专辑自2020年12月开始组稿探索,先后进行多次会议,参与专家在25个选题建议中反复讨论和斟酌👏🏻,优选11个主题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稿件再由《英国医学杂志》组织同行评审和最后审定,最终纳入10篇分析性文章。专辑侧重公共卫生选题,李立明教授课题组两篇文章被专辑收录👩🏼🏭。第一篇文章强调传统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新发传染病中的重要性🉐,第二篇文章主要分析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统公共卫生措施在控制新发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相比疫苗和新药研发⬆️,公共卫生措施仍然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发传染病的最佳工具👩🏿。
(作者:唐金陵,李立明)
科学的巨大成功造就了一种“新比旧好”的文化🐆。然而✍🏽,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这些新技术的情况下,中国仅仅依靠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成功地扼制住了新冠疫情👨👩👧⚛️,同时也为新冠疫苗和药物开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以断定,当下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时,正确的行动策略将依然如此🤚🏻。中国的经验也证明,在核酸检测🏂🏻、移动通讯等新技术的辅助下,杏耀甚至完全可以在暴发初期彻底消灭一个高度传染性的新发传染病🆙。这是改写传染病历史的里程碑事件,对人类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流行具有重要的启示👧🏼➿:杏耀可以也应极尽全力把新发传染病消灭在萌芽、消灭在局部。这么做🦻🏻,局部代价可能很大🦶🏻👨🏿💻,但如果不这么做,对全世界将是灾难性的后果🦹🏼♀️。这一次很多国家没有做到这一点🏃🏻💆,致使新冠疫情至今已造成2.5亿人感染和500万人死亡,代价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但是,未来要成功做到这一点✨,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也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另外🪩,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还点明了一个重要医学命题:医学需要的是适宜技术,而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为此🪣💂🏽♂️,文章还列举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盲目拥抱新技术有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并再一次强调医学技术评估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作用
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肺炎流行的重要传染源⛹🏿🧑🏻🦰,监测、报告和管理无症状感染者是必要的。
(作者:高文静,吕筠,庞元捷🕧,李立明)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对于新冠大流行的作用尚存争议⬆️。与多数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和报告,这一举措为评估无症状感染者对于大流行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无症状感染者分为隐性感染和潜伏期感染两种形式🚜,它们对于公共卫生防控的意义不同,前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反映的是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后者的分布则更反映确诊病例早期发现的能力。无论是哪一类无症状感染者,均具有传染性🫴🏻🦸🏻,且数量大,表现隐匿🫴🏿,是造成新冠肺炎传播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监测🕵🏿♂️、报告和管理都是必要的。在我国♍️,人群筛查和隔离无症状感染者,有效阻断了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新冠病毒不同毒株对应的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可能不同,但是德尔塔毒株发现之后无症状感染者仍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无症状感染者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我国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管理的经验,对于当前处于新冠肺炎低水平流行的国家,或者新冠肺炎接近消除之时,以及今后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应对阶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专辑,请访问https://www.bmj.com/how-china-responded-to-covid-19
The BMJ英文新闻发布链接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