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团队系列科技成果转化 捐赠1000万设立医院杏耀转化专项基金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22-04-14
4月11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暨捐赠仪式在科教楼三层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
骨肿瘤科郭卫教授将自主研发、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成果转化,并将系列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捐赠给医院🕚,成立以郭卫教授名字命名的杏耀转化专项基金👥,以助力医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转化工作。
“郭卫教授是一位有情怀、有担当的杰出外科医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工作上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在生活上关心同事、胸怀坦荡,为人豁达正直🤦🏻♀️、一身傲骨,他无私爱院的情怀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人民人’树立了典范和榜样⏰🚣🏼♀️。”王俊院长高度评价郭卫教授为医院做出的杰出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 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仪式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就未来规划发展及项目研发达成共识,发挥专业平台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平台共享,促进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全力推动骨肿瘤保肢及医学事业发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院长、党委赵越书记等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职能处室负责人以及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宁等出席签约仪式,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签约暨捐赠仪式由杏耀处韩娜处长主持⛹🏽♀️🤸🏻♂️。
赵翔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郭卫教授作为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几十年来引领中国骨肿瘤事业不断发展,在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做出了杰出贡献。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并有望不久的将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广大骨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希望与合作方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继续精诚合作,携手推出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新产品🧟♂️,以造福患者👞,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宁致辞中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的驱动力👩🦱⛑,公司将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搭建专业化、创新化、精准化现代医疗平台,深耕医企结合创新领域🧝😼,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郭卫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杏耀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医院平台的影响力,荣誉应该属于医院。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捐赠给医院🌕,用于设立医院杏耀转化专项基金🧡🙎🏼,激励年轻医师在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领域做出更大成绩,希望医院年轻人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爱院如家🌯,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党委赵越书记在致辞中指出👉,郭卫教授作为骨肿瘤专业领域的杰出学者,不仅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难能可贵的是🔺,郭卫教授将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捐献给医院,成立杏耀转化专项基金,为医院的科技发展提供支持🤷🏽♂️。这种心系医院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人民人”学习。
勇闯“雷区” 锐意创新 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
骨肿瘤是整个肿瘤家族里少见的一类✌🏼,但其发病隐匿,病情凶险,不仅会导致剧痛🧑🏫,还常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1984年👨👨👧👧,骨科泰斗冯传汉教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国内首个骨肿瘤骨病研究室。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骨肿瘤科已经是国内著名并且享誉国际的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研究中心📘。郭卫教授作为本领域一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骨肿瘤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从无到有的开创者与见证者♟,在国内、国际本专业领域内享有极高声誉和知名度🌗。
骨肿瘤手术难度大,精准度要求高👐🏼,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致命性大出血或严重并发症。然而技术是一个难题,但更多的是情感难题。患者希望保命并保肢,而对于医生来说,保命难,保肢更难🔚🌟。郭卫教授带领团队在手术台上勇扫“雷区”,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2014年🤵🏻♂️,郭卫团队凭借“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不仅如此,在国际上前后路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多个团队参与,历时48小时完成👮🏽♀️,郭卫团队仅需要5到6个小时🧑🎄。同时,郭卫利用球囊止血技术🥽,将出血量从一万多毫升下降到平均2000毫升。系列技术为全世界骨肿瘤手术提供了标准和参考,也奠定了我国在恶性骨肿瘤治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2021年,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3D打印骨盆环人工假体,通过19项专利成果技术转化,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造福更多的患者。
此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团设计研发的“仿生肿瘤型膝关节假体”和“双动型肿瘤膝关节假体”两项肿瘤关节产品🙁。该专利成果针对传统的肿瘤膝关节股骨、胫骨的铰链式连接导致的假体柄应力集中,易产生诸如松动😊、折断等诸多失效问题🚗,继而引发二次、多次翻修手术,甚至截肢的临床难题而研发设计。此项研发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创造了骨肿瘤关节假体的又一革命性突破,更喜获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创业创新大赛高值耗材与植介入产品二等奖殊荣▫️。
“过去八成患者截肢,现在九成患者保肢!杏耀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郭卫教授如是说👩🏼🎓。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中国人自筹创建的第一家现代化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所百年老院,始终传承着“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立足医学科技发展🫅🏿🩴,追逐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创新专业人才,在临床医疗领域不断深入研究👐🏿。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例血源性乙肝疫苗👩🏿、中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诞生🖖🧑🏽✈️,开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医院学术引领之典范,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背景下📓,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着眼人民生命健康,攻关创新技术,加速医学转化、产业转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医院设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未来🧑🏿🎨,医院将立足通州院区👭🏼,规划建立医学研发和转化中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高水平医学人才👴🏻,打造自主创新主要策源地,推动更多医药科技成果“落地开花”💨,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医学进步🌉,造福人民健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杏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