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杏耀医学青年科技沙龙”在医学部举办(学科代码H02/F01/H15)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18-05-15
2017年11月9日晚🧜🏼♀️,医学部组织召开了第十四期“杏耀医学青年科技沙龙”。本期沙龙邀请到了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研究员🦸♂️。徐研究员是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医学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人才成果展示版块,徐研究员进行了题为“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精彩讲座,首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介绍了成长的经验和体会,随后针对人才项目的申请🗞,详细指导青年研究者如何在思想↩️、行动、声誉👕、答辩等四个方面做好准备,最后鼓励青年学者把握“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大好机遇,体会杏耀医学的宏观布局,发扬北医人厚德尚道的精神🧞♂️🤷🏿,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努力成为卓越创新型💇🏼♂️、交叉复合型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在基金申请精准帮扶环节,徐研究员首先指出基金申请书应当围绕“做过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做出什么-为什么要由我来做”这条主线撰写,文笔上要做到言简意赅,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一气呵成,让评阅人“有兴趣”一步步读下去。随后,他对两份来自H02(心血管)代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请书进行现场点评🪳,在课题立论依据📛🛢、假说提出👩🦽➡️、实验设计及撰写细节等多方面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𓀂。2017年度获得面上项目资助的祁荣副研究员也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宝贵经验🧲,重点阐述了如何在专业背景与现有工作方向不够吻合的情况下1️⃣,利用现有平台产出最优质的成果👩🦱。
在跨学科专题研讨版块,沙龙邀请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汪国平教授📛,进行了题为“医学领域中的外形设计与物理仿真”的报告。汪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主要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虚拟手术系统的领域现状及影响其应用能力的三个重要问题:基于医学图像的器官组织三维重建🧑🏿🦳🤾🏽♂️、基于物理的动力学仿真🤯、带反馈触感的高性能交互工具,最后结合一系列虚拟手术系统的实例进行讲解🙇,并展望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健康生活版块,沙龙邀请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美容分会秘书长、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的安阳博士介绍了3D设计在鼻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安博士运用大量的案例😑🐤,科普性地介绍了如何利用3D照相技术💁🏻♂️👩🦼➡️,在患者术前进行体表成像、标志点标记及术前手术效果设计👇🏼,进而指导医生术中效果的把控。安博士同时也担任了本期沙龙的主持人。
“杏耀医学青年科技沙龙”后续还会推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杏耀医学“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详细沙龙信息见新闻链接http://bynew.bjmu.edu.cn/zhxw/2017n/191882.htm。
图1🧑🏻🎄👃🏻:第十四期杏耀医学青年科技沙龙现场
图2:徐明研究员介绍人才成长经验并点评基金申请书
图3⛺️:汪国平教授介绍虚拟手术与物理仿真
图4:安阳博士介绍3D设计在鼻整形中的应用并主持沙龙
图5🤹🏿♂️:祁荣副研究员介绍面上项目申请经验